厚植生态发展底色 绘就转型美丽画卷——市政协召开“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专题协商会
萍乡以煤立市、因工兴市,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历史悠久,是江南重要的能源矿产和非金属矿产基地。作为百年老工矿城市,长时期、高强度的矿产资源开采,带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的现实压力。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联合印发的《2025年度市政协协商工作计划》安排,市政协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作为2025年度六个重点协商议题之一和重点提案督办的重点课题,以“民主监督”的形式,组织开展专题调研。
扎实开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央、省市有关政策专题学习,市政协主席多次带队到各县区考察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和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图斑及治理一线进行实地踏看,组织多场座谈会同职能部门、乡镇代表、参与矿山改造的民营企业代表广泛协商……在相关职能部门支持配合下,调研组采用文献、统计、座谈、蹲点等方式,经过近3个月的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借鉴比较、广泛协商,形成了专题民主监督报告(草案),提出了10个方面的建议。
6月11日,市政协召开关于“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民主监督专题协商会议。市政协主席聂晓葵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市长胡振燕应邀出席会议听取意见建议,市政协副主席贺雪平主持会议,秘书长刘志高参加会议。市资规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林业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应急管理局以及各县区政府、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同志以及调研组全体成员、界别委员代表应邀参加会议。
“此次调研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体现,紧密结合了萍乡实际,以‘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在调研中,深刻感受到了大家凝聚共识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与综合治理至关重要,只有通过综合开发利用,才能将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此次民主监督课题,是对我们工作的一次深入检视、全面梳理、整体提升。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统筹,创新模式,科技引领,规划先行,狠抓落实确保监督成果落地生根。”
“调研报告指出的相关问题引发了我们生态环境部门对进一步开展土壤污染现状详查、污染成因分析及污染治理工作的深入思考。”
“将吸纳调研报告的相关意见建议,结合本区实际,加强统筹协调、加大督导调度,严格落实‘谁修复、谁受益’政策,凝聚攻坚合力,全力以赴做好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
......
会上,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负责同志对调研开展情况及《民主监督报告(草案)》起草情况作了说明,调研组成员作了补充发言,市直有关部门和相关县区负责同志围绕主题开展了协商议政和互动交流。大家集思广益、积极建言,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明晰了路径,坚定了信心和决心,增强了加快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市政府副市长胡振燕听取意见建议后作了回应性讲话。她指出,市政协“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开展民主监督”的报告站位远、把脉准、剖析深、建议实,精准指出的6方面问题和10方面建议,是对我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一次全方位、深层次体检和问诊,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为下一步推进该项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持和行动指南。各县区、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分析、充分吸纳报告所提意见建议,坚持知重负重、直面问题,切实扛牢工作责任,坚持分类施策、靶向攻坚,全力抓好问题销号,坚持协同配合、强化保障,确保治理长效实效,将此次调研协商成果转化为推动我市历史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有力举措和实际成效。
萍乡作为一个百年工矿城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一直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是改善萍乡环境质量,增进民生福祉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更是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一个绕不开的课题。聂晓葵充分肯定了此次专题协商的成果,为促进成果转化,她指出,要提高站位,切实增强抓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使命感责任感。要充分认识到,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必须承担的政治责任,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推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只有下大力气完全修复好受损生态,才能让萍乡的山水更好焕发生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生态财富。
要聚焦难点,全力破解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关键问题。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我市近十万亩废弃矿山陆续被修复,昔日堆集成山的煤矸石不见踪影,一块块“大地伤疤”得到抚平,曾经的废水荒山变成绿水青山,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取得明显成效。但仍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构建高效协同治理格局;要加快项目进度,确保目标任务按时完成;要科学利用修复成果,推动生态价值多元转化;要压实后期管护责任,健全长效运维保障机制。坚持保障安全、恢复功能,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等基本原则,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统筹谋划,压实主体责任,加强调度督导,强化激励保障,形成整体合力。要加强修复后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注意围绕国家鼓励发展的新产业、新业态,创新使用方式,推动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发展,真正实现“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旅则旅、宜工则工,宜用则用”。要协同推进高坑矿、青山矿等大型国有矿区矿山生态修复问题。统筹谋划安源煤矿有序退出后,将修复后的矿区打造成矿山遗址公园,为近代工业文明重要发祥地的萍乡留下宝贵的工业遗存。
要凝聚共识,切实形成推动我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的强大合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绿色发展是底色、生态优先是内涵、资金投入是重点、技术革新是关键、政策支持是保障、多方参与是动力、长效监管是支撑,只有全面发力,才能让废弃矿山真正“披绿生金”,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为我市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厚植坚实的生态底色。希望各职能部门和县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取得实效。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增强政治担当,强化使命责任,持续关注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进一步在加强民主监督上深化政治共识,提高民主监督精准性和有效性。要积极做好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委员联系群众、界别活动等形式,深入开展“美丽萍乡,我是行动者”系列活动,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萍乡凝聚更多社会共识,营造更好舆论氛围,共绘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