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工作法破解村级党组织教育实践活动难题
芦溪县政协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下大力气破解基层党组织特别是村级党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难题,力争使全县党员干部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使群众在活动中得到实惠。该县创新推出的“四三”工作法“一卡一网一室一平台”全方位收集社情民意网络、畅通为民服务理念,成为解决群众诉求、拉近党员干部与群众距离的有效途径。
位于萍乡东大门的芦溪县是一个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0%以上。全县共有基层政协组织10个、有村党组织115个,农村党员7298人。针对村级党组织所面临的工作直接面对广大农村群众,直接为群众服务,它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活动取得的实效,因此,如何开展好村级党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至关重要。
该项县政协经过多方调查摸底,掌握了全县村级党组织及村干部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四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广大农村群众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和建议,认真探索推出了“四三”工作法,切实破解村级党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难题,力争使党员干部、政协委员在活动中受到教育,使群众在活动中得到实惠。
“三个突出”,即:突出活动重点、突出活动实效、突出身边典型引领。明确村级重点参加对象为村支“两委”班子和全体党员,重点任务是围绕“四风”查摆问题,解决村党组织和党员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村级党组织建设上台阶。切实解决村干部形象问题,村支“两委”和谐问题,服务能力问题,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问题。建议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身边熟知的龚全珍、杨斌圣等好党员、好干部先进典型,让党员干部的思想凝聚到党的群众工作路线上来,在工作中找差距、定目标、强措施、争先进,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激发推动发展的正能量。
“三员队伍”,即:县政协干部分赴每个乡镇督导,助力全县抽调得力人员组建了300人以上的指导员队伍、督导员队伍、宣讲员队伍,每个村配1名活动指导员,全程参与指导所驻单位整个活动的每个环节,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帮助村干部和群众多找好办法、多出好主意,帮助协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督导员由各乡镇班子成员任组长,机关干部为成员,督查指导员的工作,督导村级班子自身建设,党员队伍建设等。宣讲员负责宣讲活动进村、进组,进党员、农户家中。
“三类会议”,即:开好群众见面会、诉求分析研判会、整改落实情况反馈会。先由村级党组织召集全体村干部、党员及群众代表参加活动动员会,各级挂点联系干部、村支“两委”成员及村民小组长在动员会后,在自然村或村民小组召开群众见面会,确保活动家喻户晓。目前,全县共召开见面会800余场次,发放征求意见表、干群联系服务卡6万多张,收集整理群众意见诉求2000余条。及时召开诉求分析研判会,并建立台账,落实负责人,实行动态管理和销号管理。村级班子和村干部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将重点针对“四风”方面以及群众反映普遍和强烈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对策,针对梳理出来的“四风”问题和群众诉求,召开整改落实情况反馈会,将整改办理情况予以通报。
“三评活动”,即,大力推进村支“两委”互评、党员评议村支“两委”、群众评议党员三项活动。由村党组织书记带头查摆问题、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两委”成员既进行深刻的自我批评、又进行诚恳的相互批评,做到揭短亮丑,红红脸、出出汗,真正达到“团结——批评——团结”的目的。各级人大、政协组织针对村干部在活动中查摆出来的“四风”问题和群众诉求办理情况,加大监督力度,对村干部履职能力、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等方面对“两委”班子进行民主评议。从村民中挑选群众代表组成评议队伍,评议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能力,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