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爱的旋律
这是一群朴实孤独的孩子,常年的留守缺乏了亲情的滋润;
这是一个普通平凡的团体,执着的坚守谱写着爱的旋律……
在民革芦溪支部的帮助下,芦溪县窑下小学焕发了新的生机,留守儿童享受到了久违的亲情,享受到了社会众多的关爱。
爱之序曲
2011年底,一次偶然的机会,民革芦溪支部何主委了解到芦溪县窑下小学学生均为农民子弟,部分学生家境贫困,他们中有单亲家庭,有留守儿童,他们与父母聚少离多,沟通少,导致 “亲情饥渴”。于是,她向广大支部党员发出倡议,尽自己所能帮助这群孩子。
倡议发出后,短短两天时间,二十多位党员便捐钱捐物3000余元。同时还主动提出,义务担任学校的课外辅导员,给他们上立志课、辅导课,用自己的行动奏响了爱的序曲。
爱之进行曲
“池塘边的榕树上……”,今年暑假的一天,在窑下小学的教室里传来了一阵阵欢声笑语,这是民革芦溪支部的党员们正与留守儿童玩着游戏呢。一年来,民革芦溪支部的党员们自觉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实现零距离帮扶。一是积极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联系,解决留守儿童因缺少母爱导致精神孤僻抑郁问题;二是会同学校教师,积极开展家庭走访和心理咨询,给予精心关爱帮助;三是切实做到对留守儿童物质方面的关心、帮扶,筹集资金购买学习用品为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用具匮乏问题;四是成立专门工作小组,积极开展留守儿童的法制宣传教育,全面做好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的矫正工作。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留守儿童们的学习在不断地进步、知识在不断地拓展。
爱之余音
民革芦溪支部通过网络向社会召集志愿者100多名,轮流来到窑下村,义务为留守儿童开展各类关爱活动,并正式成立“守望之家”。 教会孩子们将爱与人分享,将爱进行传递,对爱学会感恩。在他们的带动下,社会上许多组织和个人都自告奋勇地来到了窑下小学,尽一己之力帮助孩子们。民革芦溪支部的党员们用自己的“小爱”唤醒社会的“大爱”,共同奏响爱之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