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茧·扩优·提质 以教育赋能区域发展——市政协召开“将萍乡中学打造为赣湘边区域名校”专题协商会
教育是一座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石,是衡量民生幸福指数的重要指标。萍乡中学作为一所百年传承的学校,不仅承载着萍乡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殷切期望,更肩负着以教育赋能区域发展的时代重任。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联合印发的《2025年度市政协协商工作计划》安排,市政协将“加大扩优提质力度,将萍乡中学打造为赣湘边区域名校”作为2025年度六个重点协商议题之一,组织开展专题调研。
7月31日,市政协召开关于“加大扩优提质力度,将萍乡中学打造为赣湘边区域名校”专题协商会议。市政协主席聂晓葵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朱艳珍应邀出席会议听取意见建议,市政协副主席曾琦主持会议,秘书长刘志高参加会议。萍乡学院、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萍乡中学、安源区政府、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同志以及调研组全体成员、委员代表应邀参加会议
“调研报告站位高远、全面客观、数据详实,契合教育强市需求,直击萍乡中学发展难点痛点,体现了市政协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找准真问题、提准真建议的专业水准和深厚为民情怀。”
“优质生源的流失,带走的不只是升学率,更是一座城市对本土教育的信心。这份调研报告,没有空洞的口号,只有‘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读好书’的执着;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担当。”
“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建议进一步加大教育教学人才引育力度的同时,对退休的优秀教师予以返聘,探索推进教学智能体、AI课堂的运用。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培养优化。”
“建议积极将萍乡中学扩优提质等事项纳入市‘十五五’规划,将符合条件的项目列入市‘十五五’重点项目清单。”
“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立足自身职能,对调研报告中提出的问题,研究相关对策建议,助推萍乡中学扩优提质。”
......
会上,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负责同志对调研开展及《调研报告》起草情况作了说明,调研组成员畅谈了参与此次调研的体会和收获,各部门单位、相关县区负责同志围绕主题开展了协商议政和互动交流,大家集思广益、深入交流、智慧碰撞、气氛热烈,切实提高了站位、明晰了路径、凝聚了共识、厚增了情怀,增强了把萍乡中学打造为赣湘边区域名校的责任感、使命感。
市政府副市长朱艳珍听取意见建议后作了回应性讲话。她指出,市政协“加大扩优提质力度,将萍乡中学打造为赣湘边区域名校”的调研报告站位高远、内涵丰富、客观务实,站在赣湘边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高度,涵盖了学校建设、师资培育、品牌塑造多个维度,既立足萍乡的教育实际,又放眼区域的竞争格局,既有宏观视角,又有微观解读,既有详实的数据支撑,又有客观的原因分析,是一个质量很高、有理有据的好报告,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相关县区与各有关职能部门要认真分析、充分吸纳报告所提意见建议,要认清形势和差距,直面问题找准破解之策,多维发力构建长远发展路径,将此次协商成果转化为萍乡中学扩优提质、破茧成蝶的有力支撑,为萍乡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教育动能。
聂晓葵充分肯定了此次专题协商的成果,为促进成果转化,她强调,要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区域性名校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区域高中名校对一座城市的影响是多维度的,涉及教育、经济、社会流动性等多个方面,是区域竞争力的“乘数因子”。短期刺激消费、提升教育声誉;长期影响人才结构、产业布局和城市品牌,是城市发展的“软实力”象征和萍乡吸引投资的“隐形基础设施”。作为全境列入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的萍乡,将萍乡中学这所百年老校建设成为赣湘边区域名校,有利于减少人口外流,促进社会稳定性,增强城市凝聚力;有利于吸引家庭迁入,间接吸引高附加值产业投资;有利于增强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和人才吸引力,助力萍乡在赣湘边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高质量发展。聚焦重点,全力破解制约萍中成为区域性名校的关键问题。将萍乡中学打造成赣湘边界区域名校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整体谋划,绘制发展蓝图;需要改革驱动,启动创新引擎;需要内涵发展,拓宽特色路径;需要强化政策保障,完善资源配套,要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纳入“十五五规划”实行全市资源配置,强化区域协同联动,优化人才引留政策,加强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建设,优化管理模式,打造具有特色的“鳌洲书院+萍乡中学”文教融合品牌等举措,在多维发力下形成区域教育品牌影响力。凝聚共识,切实形成推动萍乡中学打造区域名校的强大合力。各地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观念、开阔视野格局,打破僵化固化思维方式,摆脱路径依赖与经验束缚,立足部门职责优势、密切协同配合,加强跨部门、跨区域的沟通衔接,在政策制定上相互呼应、在工作推进中强化协作、在难题破解时携手攻坚;全市各级政协组织要充分发挥代表性强、联系面广、包容性大的独特优势,持续关注萍乡中学扩优提质工作;广大政协委员要在教育基金组建、人才引育培留、文化教育融合等方面献计出力,共同为以教育赋能萍乡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