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萍乡政协网站!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用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十三届市政协履职工作综述

■蒋瑜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十三届市政协以奋斗为履职座右铭,担当“一线”使命,彰显“一线”作为,与时代奋进的脉搏同起伏、共律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协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精心组织协商议政,扎实开展民主监督,深入开展调研视察,积极撰写提案,广泛反映社情民意,切实做到市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为助推我市高质量发展唱响了新时代人民政协之声。

  提站位,以新思想指导新实践

  2016年10月30日,十三届市政协一次会议刚刚闭幕,新一届市政协领导班子首次召开党组扩大会议,强调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要时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确保人民政协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进,并提出了“一个坚持,五个着力”的工作构想,拉开了以新思想指导新实践的序幕。

  2017年10月27日,市政协召开全体机关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中共十九大精神,对迅速兴起学习贯彻热潮进行动员部署。此后的20多天里,市政协先后召开主席会议、常委会议,举办全市政协委员培训班、专题讲座,通过密集、多样、多层次的学习,不断把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热潮推向前进、引向深入。

  2018年6月,市政协组织全市政协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掀起了“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学习研讨活动热潮。全市政协系统开展各层次学习研讨活动累计26场次,累计参加900余人次,组织政协理论知识测试19场,共计484人参加,市政协作为全省两个设区市代表之一,在省政协理论研讨会上做了交流发言。8月23日,十二届市委常委会第48次会议专题听取了学习研讨活动的情况汇报,并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纳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

  这是十三届市政协深化理论学习、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政治基础的一个缩影。

  换届以来,市政协采取以学代训,学、会共促方式召开党组会议和主席会议90余次、常委会议20次,举办政协讲堂和专题讲座40余期、政协委员学习培训班两期。灵活多样的形式、立体多元的平台、丰富创新的载体,形成领导带头、上下联动、学深学透的浓厚学习氛围。持续不断的学习成果在市政协各方面得到有力体现和落实,“四个意识”更加牢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围绕中心、履职建言更有成效,团结各界、凝聚人心更有力量。

  强党建,把牢政协工作正确方向

  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市政协强化政协党组织在政协工作中的政治引领、思想引导和组织凝聚,把压紧压实党建责任作为关键之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能力显著增强。

  市政协坚持党组是市委的派出机构、必须对市委负责的定位,重要事项、重要活动及时向市委请示报告,换届以来,向市委报送重要工作请示、履职报告45份,向市政府报送调研视察协商成果24份,邀请市委、市政府领导91人次参与协商。

  党组班子从领导体制上强化“一岗双责”,确保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政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报请市委批准设立机关党组,配强机关党委和党支部班子,支部书记由县级干部担任。构建了“政协党组——机关党组——机关党委——机关党支部”的党建格局,打通“神经末梢”,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党员开展集中学习、谈心交流、组织生活、参政议政、扶贫解困等活动,将活动向党员委员延伸,实现政协党建工作全覆盖。

  认真贯彻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全市政协党的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市政协机关党建工作要点》《市政协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市政协机关党建工作责任清单》等文件,修订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指导和督促机关各党支部完善学习、活动制度,机关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

  换届以来,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抓手,通过大力实施党建质量提升工程,深刻认识人民政协是党和国家一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引领带动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广大委员提升思想境界,振奋履职热情,主动适应新时代,勇于担负新使命,努力创造新业绩,新时代萍乡政协事业发展呈现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谋创新,交出高质量“履职作业”

  新一届市政协开局伊始,便将创新作为推动政协工作蓬勃发展的力量之源。

  建立双月协商座谈新平台,形成以年度计划为主要任务、专题协商为主要内容、界别推动为纽带、委员为主体、群众参与的协商新格局。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和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与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群众代表面对面协商对话,交流沟通,集思广益。

  2017年3月16日,经过反复酝酿和精心筹备,以“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为议题的第一场双月协商座谈会在市政协常委会议室如期举行。

  这场全新亮相的座谈会与政协以往的会不太一样:会议的开法很接地气,与会者都能获得发言机会,畅所欲言,市政协主席和市政府分管领导在听取发言中时有插话、询问,与大家一同探讨;有关部委负责人也积极与委员互动,现场回应关切。

  真问题、说实话、重实效……从一开始,双月协商座谈会就具备了民主务实的基因,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最终通过“商量”把所有人拧成一股绳。

  自2017年3月《双月协商座谈会实施办法(试行)》实施以来,共开展了16次双月协商座谈活动,形成7个建议案、6个调研报告、3个协商报告,提出意见建议1675条,参加委员1120人次,197名委员和专家学者作了专题发言,为助力我市改革发展,增强协商民主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协是舞台,委员是主体。为让委员多参与、多说话、多露面,除建立双月协商座谈平台,市政协还在委员中开展“十个一”活动。这是政协章程修订后,新一届市政协提出的一项发挥委员主体作用的履职能力提升工程。活动开展以来,委员们主动履职尽责,在行业、界别中当标杆、作表率,以实际行动写好“委员作业”。

  此外,设立的委员活动室,打通了政协履职为民“最后一公里”,以民革市委会政协委员活动室、大唐幼儿园委员活动室、甘远龙委员活动室为代表的履职新平台,已成为委员政治学习的主阵地、议事参政的重要场所、联谊交流的委员之家。

  新一届市政协着力打造的双月协商座谈、委员“十个一”、委员活动室三大协商平台,拓展和延伸了政协履职空间,增加协商密度,使协商民主更广泛、更活跃。

  建机制,提升履职内生动力

  “新时代人民政协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各项工作政治上要求高,业务上要求精,贯彻落实上要求实,这对机关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我们要有大局观念,要有本领恐慌,要有工作标准,要有团队精神,要有自律意识……”2017年2月4日,市政协机关新春团拜会上,在祝福的同时,市政协主席对全体机关干部提出希望和要求。

  按照“一流精神状态和工作标准”的目标,市政协着力打造一流机关,形成一流履职能力。

  实行机关干部首问责任制和服务承诺制,展现互相尊重、和谐阳光的政协机关党员干部形象。制订实施《关于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的通知》等制度26项,细化125项具体举措,开展“岗位练兵”,加强督察考评,政协干部职工的精气神显著提升。

  为加强委员履职服务与管理,制定了委员学习培训五年规划和年度计划,推动实现新任委员当年全员培训、委员届内全员培训,并把县区政协干部纳入市级培训体系进行统筹。

  为加强委员队伍建设,专门出台意见,完善常委提交履职报告、委员履职工作规则、委员履职档案等制度规定,及时向履职优秀的委员致信感谢,促进全体委员做好岗位和履职工作“两份作业”。

  在加强专门委员会建设方面,健全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推动出台市直部门与专委会对口联系制度,要求各专委会除做好履职“规定动作”外,根据自身优势打造“一委一品”,逐渐形成专委会特色履职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换届以来,政协信息宣传工作新格局日益成型。建立了政协“全媒体”宣传矩阵,升级市政协门户网站,改版《萍乡政协》内刊,开通萍乡政协微信公众号,初步形成“报、网、微、视、屏”五位一体的宣传格局。

  见成效,助力萍乡“大变样”

  2017年7月18日,萍乡日报头版一则消息鼓舞着广大政协委员——《整合资源,优化布局,让孩子上好学》。

  市政协提交《关于优化我市新老城区基础教育学校网点布局的建议案》的第7天,市直教育工作市长专题办公会上,市长李江河要求,进一步优化教育网点布局,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整合重组,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有学上”“上好学”,以教育综合改革推动萍乡教育强市建设。

  市委、市政府将“城区中学优化布局工程”纳入2018年民生工作“八大工程”,8月,萍乡四中整体搬迁完成。今年8月15日,玉湖学校完成招标,将成为一所包含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的一站式学校……

  优化学校基础教育网点布局的建议被吸纳是十三届市政协履职成果的一个缩影。

  与新时代发展“合辙”,与党政工作“同频”,与人民需求“共振”,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换届以来,十三届市政协紧扣中心,积极建言献策。

  就赣湘开放合作、打造高铁新区、促进乡村振兴、加强生态保护等主题,进行大会建言协商,45位委员作口头发言,68位委员作书面发言,以小组讨论、提案、社情民意等形式,提出意见和建议948条,相关建议被吸纳到我市“工业强市”等政策举措中。

  围绕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扶强龙头企业、建设书香萍乡、改善水环境等重点议题,开展了24次主席会议协商,8次常委会议专题协商,11次主席会议专题视察监督,6次协商式民主监督,2次对口协商,2次界别协商,提出意见建议1865条,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全市政协委员以提案形式,提出“金点子”359个。“关于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建议”等提案,促进了《萍乡市中心城区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实施办法》等出台。主席会议成员领衔督办“切实解决市民看病难问题”等涉重点提案32件,推动相关民生问题及时有效解决。

  依托“社情民意直通车”平台,收集整理社情民意信息564条,向市政府提交《社情民意反映》51期,向省政协报送《建言献策》36篇。《全国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有关情况》得到省政协主席的批示,《精准扶贫切莫忘了城市》等获评省政协优秀社情民意信息,《关于解决319国道与建设东路交叉路口拥堵状况的建议》等得到相关部门的采纳和实施。

  市委、市政府的肯定给委员们履职增添了热情,十三届市政协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作风,担当新使命,奋力谱写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新篇章。

来源:萍乡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