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文史工作立足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精品意识,提高了编辑出版水平。在做好征集整理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抓好编辑出版工作,真正把最有历史价值、最具政协特色、最为现实需要的史料精选精编出来,更好地奉献社会、留传后世。截止目前,市政协已征集各种文史资料约1000多万字,其中已编辑出版《萍乡文史资料》19辑,人物传记及其它资料如《汤增壁》、《萍乡当代科技文化名人》、《萍乡傩文化寻踪》《见证沧桑——萍乡农业合作化运动史料汇编》、《萍乡古民居》、《吴学周日记》、《凯丰文集》、《百名将军书画集》、《萍中百年》、《萍乡宗教文化大观》、《萍浏醴起义》、《崛起》等12本,总字数约800多万字,县区一级政协也征集了大量的文史资料。这些文史资料均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我市各时期、各阶段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以及政权组织和社会机构的历史演变及其重要史实的真实再现等,为发现、记录、研究、借鉴历史,为党的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为发掘和丰富萍乡的历史文化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是强化资政育人意识,增强了社会宣传教育功能。切实办好了各级政协组织现有的各类文史期刊,目前正在筹办政协文史馆,积极推进我市政协文史馆和文史资料电子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加强了市、县区政协文史部门的工作联动和业务交流,为充分发挥政协文史资料的社会效益提供坚强阵地。我们通过文史资料工作,开展了多形式、多内容的参政议政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忠实记录了各民主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同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团结合作、携手奋斗的壮阔历史,充分发挥了文史资料工作“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为萍乡市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为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文史资料工作,也为教育后代提供了鲜活的历史、人文教材。
三是强化宣传意识,扩大了人民政协的影响力。着力抓好文史工作的宣传报道,通过与报刊、电台、电视台和各类网站等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扩大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宣传,使社会各界更好地了解政协、理解政协、支持政协,为我市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为我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特殊贡献。